春节是一个大规模被逼相亲、结婚的日子,女性尤为严重。为何在国外不结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到了中国就成了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今天,知音网小编来探讨一下剩女的问题。
还有一个星期就要过年了,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一场催婚逼婚的运动。央视推出了一个5集的记录片《谈婚论嫁》,通过真实的跟踪拍摄和生活记录,讲述了80后在面对感情和婚姻的困惑。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大龄单身女青年的压力远远超过于男性,来自亲人的担忧,社会舆论的造势,固有的传统价值观的压迫,仿佛结婚是一项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
去年上映的电影《剩者为王》导演找来舒淇演剩女,意图让她以生活中也是剩女的身份现身说法,号称是为剩女正名的爱情喜剧电影。可是小编看完后,整个电影并没有对剩女与爱情、婚姻、父母、社会之间的关系给出什么新颖的解释。为什么中国发展到今天,竟然演变成如此歧视剩女的局面,甚至妖魔化了剩女这个词,变成了一个极度不尊重女性的贬义词。
舒淇在片中称得上是成功的职业女性,却因为年龄的问题导致自身不断贬值,还要面对亲人的催婚和朋友同事的刺激,然后她们也渐渐觉得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从而把结婚当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曾几何时,国内的影视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类别,用剩女的概念来吸引眼球,用她们的事业、爱情当做笑料,千回百转后回归到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不管制作多么精美,服装道具多时尚,编剧们总会想方设法的要把女主角嫁掉,采取的普遍方法是摆正心态,主动出击,降低要求。
剧中的女主角无一不是相貌出众、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她们历尽千辛万苦却痴心不改,只求成功地嫁出去,而且,注意这个而且,她们所选择得对象,往往是外貌、社会地位和财富都不如他们的男人,如咱们结婚吧里的高圆圆,和黄海波结婚高兴坏了的表情,让生活中所有剩下的职业女性惊诧,开什么玩笑,这可是高圆圆啊,美貌智慧集于一身的女神啊,不说找到吴彦祖,起码配赵又廷是绰绰有余的;一仆二主里的闫妮,和年轻貌美的江疏影抢着离异带着女儿还在为温饱四处奔波的张嘉译,乐此不疲,原因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更甚的是,她们在编剧的笔下全都豁出去了,所作所为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抹布女也有春天中的海清,看到男士就激动到流鼻血;离婚前规则里的高露为了快速脱单竟嫁给了对其一无所知的男人。
这种剩女嫁人文化愈演愈烈,不止出现在影视剧里,综艺节目、女性鸡汤书籍、报刊杂志,连电视广告都没放过。百合网的相亲广告曾受到了上万网友抵制,病重的外婆不关心孙女大学毕业,找到工作等等,只重复问着同样一句话:结婚了吧。还有一则世纪佳缘的广告,一位男士像选妃一样,提出各种要求挑女友,观感极其不舒服。这所有的一切,奉行的都是“女人嫁不出去就是失败”的价值观,不恐吓,也并不训斥,只是展示了女性为了婚姻的上天入地,马不停蹄,就已经足够造成剩女的恐慌:你再不跟上来,就落远了~~
然而,放眼国外,剩女依然存在,但是人家可没像中国,通通把剩女定义成了妖魔鬼怪。36岁的人权律师艾默·阿拉穆丁,曾是英国票选出来的最美律师,也曾是维基解密创始人的御用律师,在没嫁给53岁的好莱坞男星乔治·克鲁尼之前,她是剩女一词的绝佳代言人。可是从来没有人歧视过她,反而都是羡慕嫉妒,也没有出现过利用亲情绑架要挟逼婚的事。
欧美的影视剧所呈现出来的剩女,都有健康的心态,成熟、真诚、不做作,当然内心还是对爱情有美好的向往,她们的压力不来自于外界,而是自我,她们有独立的人格,不依附于男人,不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机会来了就不会错过,缘分没有到来的时候,生活依旧多姿多彩。周遭的人也很尊重别人的隐私,更不会明面上是关心,暗地里却抱着看笑话的心情,中国这样的人真的很多,小编每次都只想说一句话:关你屁事,走开~~
其实,反向来说,结婚难吗?在这个男多女少的社会,一点都不难。可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剩女呢,是因为现在的女性所拥有的资源,让她们更有资本去追求一种被叫做“爱”的东西,她们更看重婚恋质量,她们不愿意迁就,不愿意被传统的繁殖恋所束缚,希望追求个人幸福的最大化。国产影视剧里编剧大多有直男癌,男人拥有三高,没有结婚就是钻石王老五,女人就成了剩女和残次品。男人意识不到女人应该享受同样的权利,连很多女人自己都意识不到。真的是追求男女平等之路慢慢兮啊~~